日韩欧美视频在线_五月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日韩AⅤ精品国内在线_欧美日韩午夜大片在线观看

  • <dfn id="axl3o"></dfn>
    <menu id="axl3o"></menu>
      • <address id="axl3o"><nav id="axl3o"><strike id="axl3o"></strike></nav></address>
        
        <pre id="axl3o"></pre>
        1. 6900萬!茶葉炒作套路被揭穿!天價茶炒作的結(jié)局,必定是一地雞毛
          茶友網(wǎng)首頁 個人中心
          下載APP 下載APP
         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
          一頭大象-普洱茶

          6900萬!茶葉炒作套路被揭穿!天價茶炒作的結(jié)局,必定是一地雞毛

          茶是用來喝的,不是用來炒的!

          但如今的茶葉,被炒得嘆為觀止:巖茶按克賣,8克茶葉就破萬。

          部分普洱茶更是會玩,一件茶葉6900萬。普通百姓,月薪5/6千,辛辛苦苦,不吃不喝,干821年,才買得起一件茶葉。

          茶葉炒作,從鐵觀音到普洱茶,再到如今的武夷巖茶,炒完一個又一個。

          -01-套路:莊家炒作,散客接盤

          無論炒作越陳越香,還是名山古樹茶,或者大牌金融茶。

          炒作套路,萬變不離其宗:莊家控制源頭,自導自演做戲,吸引行外人帶著錢進來。最后,莊家拉價收割,后進來的人接盤。

          炒作越陳越香

          1999年,第一批港臺商人到云南回收老茶,每公斤價格大約5-8元。

          回收老茶的同時,他們還用資本控制了當時經(jīng)營不善的普洱茶企。今天,一些大茶企的股東架構(gòu)中,仍然有港臺資本的影子。

          控制原料和茶企之后,就是造勢封神。2004-2005年,臺灣茶人出版普洱茶專著。這個茶人,1999年來大陸回收老茶的人中,就有他。

          寫書宣傳普洱茶可以升值,吹捧喝老茶才有品味,讓茶圈的人,看到普洱茶的價值。

          為宣傳普洱茶,港臺資本每年投入2億元。在拍賣會上自導自演,策劃馬幫進京,慈善拍賣等活動。

          場面熱鬧起來后,炒家將原先囤積起來的老茶打造成奢侈品,吹出十年升值十倍的口號。

          把價格抬高后,炒家嚴格控制普洱茶的出貨數(shù)量,制造供不應(yīng)求的假象。

          行外人見普洱茶這么值錢,不了解內(nèi)情的散戶涌入普洱茶行業(yè),轟轟烈烈地投入生產(chǎn)。

          當時產(chǎn)能有限,成品茶供不應(yīng)求,莊家開始炒作期貨。茶葉未上市就開始炒訂單。畢竟,拿到茶就意味著財富,根本不用擔心普洱茶賣不出去。

          當散戶大量涌入的時候,莊家嚴格控制一二三級經(jīng)銷商的出貨量。直接導致,莊家的貨已經(jīng)拋到經(jīng)銷商手里,但終端市場的普洱茶價格,還在上漲。

          源源不斷的散戶接盤之后,發(fā)現(xiàn)下面已經(jīng)沒有人接盤了。這才有了2007年,普洱茶市場的雪崩。

          而炒作普洱茶的港臺商人,早就卷款跑了。

          炒作名山古樹

          2009年,開始炒作名山古樹茶。大意是:普洱茶都能越陳越香,古樹茶才高級。

          2011年,云南茶山,有茶商承包古樹茶。茶葉價格很低的時候,把茶園承包下來。

          承包茶園,壟斷了古樹茶之后。炒家一邊宣傳古樹茶的價值,一路抬高價格(茶山價格10年漲了百倍,就是因為古樹茶壟斷在炒家手里)。手段也是換湯不換藥:茶王樹拍賣。冰島、老班章,倚邦,白鶯山,能拍賣的地方,從未落下。

          把茶價炒高之后,原先承包山頭的炒家大賺一筆。不僅古樹茶可以賺錢,茶樹二次承包也能賺一筆。承包合同到期之后,炒家馬上就撤了。

          2014年,自媒體飛速發(fā)展,各路媒體,都在宣揚古樹茶的價值,打開茶葉文章,古樹茶知識鋪天蓋地而來。

          古樹茶一片大好的形式,吸引了大大小小的中小企業(yè)來做古樹茶。

          小茶企買了茶之后,2014年下半年,古樹茶市場進入低谷。大大小小的中小企業(yè),成了山頭炒作的接盤者。

          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,庫存一大堆,就是沒有現(xiàn)金流。

          炒作金融茶

          如今,炒得最火的普洱茶,當屬金融茶。

          20年前,300塊一件的茶葉,如今漲到了7200萬一件。

          價格飛速上漲,讓吃瓜群眾以為:投資普洱茶可以賺錢。幾餅茶葉,買進賣出,馬上就能大賺。

          然而,世間哪有這么便宜的事。

          生存在市場,金融茶企本質(zhì)是為了賺錢。然而,金融茶本身沒有價值,只能玩財富轉(zhuǎn)移。

          你贏的錢,是他輸?shù)?,他輸?shù)腻X,要么是他自己的積蓄,要么是另一個人輸?shù)?。其套路,類似?007年的炒作。

          莊家嚴格控制出貨量,制造供不應(yīng)求的假象。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其中,只為了收割。

          有的炒客會說:7200萬的茶葉,市場上很少,你要是有一件,可以馬上兌單。

          貴的茶都在莊家手里,市場當然很少,不然,莊家怎么收割。

          金融茶炒作,看清最本質(zhì)的東西:一個企業(yè)的信用再好,也是為了賺錢。牽扯到金融,除了國家的信用,誰都不合法,誰都不可靠,誰都不可信。

          如今,天價金融茶,已經(jīng)從7200萬一件,跌落到6720萬。竟還有賭徒,抱著真金白銀沖入其中。

          最后的結(jié)局可想而知。

          -02-茶葉炒作,別忘了教訓

          炒作的教訓一直都有,但炒茶的人都選擇了遺忘。

          炒茶的人,始終相信,自己不是最后一個接手的,只要自己還有下家,就可以拋給他。

          殊不知,只要上游打算收割。覆巢之下,安有完卵?

          茶葉炒作的后果,2007年已經(jīng)領(lǐng)教過一次

          2007年初,莊家以300%的價格拉升茶價。很多散客,聽說普洱茶大火,賣房賣車買普洱茶,以為這是投資理財。殊不知,只是接了港臺商人炒作的盤。

          最后,炒作的港臺商人撤資跑了。很多人,聽信了港臺商人宣傳的藏茶升值那一套。買入了一輩子喝不完的普洱茶。

          最后,花重金買進來的茶葉,如今還躺在倉庫,與歲月變老,卻無人問津。

          茶葉炒作的后果,2014年又領(lǐng)教過一次

          2014年初,幾個大茶企宣稱,要投入幾個億做古樹茶。當年的古樹茶,均價750元/公斤就能做下來。75萬元一噸,7500萬元就是100噸古樹茶。

          2014年,云南古樹茶產(chǎn)量只占普洱茶產(chǎn)量的4%,大約3000-5000噸。

          大廠要投入幾個億資金,還不得把古樹茶市場攪得天翻地覆。中小茶企心中一慌,人人爭搶鮮葉,直接抬高了鮮葉價格。

          然而,2014年的古樹茶,多被茶農(nóng)承包給了茶企。小茶企從大茶企手中高價買入古樹茶。

          到了市場,古樹茶價格太高,根本賣不出去。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,古樹茶市場一片蕭條、死氣沉沉。

          多少小茶企,就這樣,被淹沒在炒作的洪流里。

          2020年4月,東莞金融茶,局部暴雷

          2019年4月,茶商林女士跟著上家葉某炒金融茶,美其名曰做普洱茶投資。

          到了2020年1月,林女士要提貨的時候,卻被告知:上家葉某跑路,要茶沒有,要錢也沒有。

          林女士簡直欲哭無淚,聽了上家葉某的忽悠:把茶存在葉某那里,沒想到,到期兌不了單,一下子虧損520多萬。

          這些錢,不是林女士一個人的,而是親朋好友一起做投資的。最后,林女士只能把自己的茶鋪,抵押給親戚朋友,償還債務(wù)。

          跑路的葉某也很委屈,葉某帶著60多個人炒茶,欠了下家8000多萬,而葉某的上家,譚某,欠他一億多。

          本想轉(zhuǎn)手賺2000萬,誰料,譚某跑路,葉某沒有了貨源,兌不了單,只能跟著跑。頃刻之間,從人生巔峰,跌落到連夜跑路的邊緣。

          目前,金融茶,仍然以買賣合同的方式,流轉(zhuǎn)于各個茶商之間。

          金融茶暴雷,只是時間問題。因為,實業(yè)才能創(chuàng)造財富,財富不會憑空產(chǎn)生。金融茶本身沒有價值,一件茶葉,根本不值7200萬。

          撐起這個天價的,是泡沫。是泡沫,總會破的。

          寫在最后:

          自古只見新人笑,何時聽聞舊人哭。

          2007年的越陳越香,2014年的名山古樹,今天的大牌金融。

          熱熱鬧鬧,爭相進入普洱茶,你方唱罷我登場。熱鬧一場,歡喜一場。有的人狂歡,有的人痛哭。最后留下的,都是一地雞毛。

          周而復始,你來我往,縱然明天金融茶退場,不知后天誰又是主角。

          資本可以炒火茶葉,人可以創(chuàng)造故事。但資本和人,改變不了規(guī)律:

          萬事萬物,都有無法改變的周期性。先進入的賺錢,后進入的虧錢。

          生活不易,想要炒茶做茶賺錢,這是人之常情。然而,今天,名山古樹和大牌金融,已經(jīng)被炒到巔峰,這種時候沖進去,必然是血本無歸。

          此刻還想炒茶賺錢的,慎重!

          普洱茶,實業(yè)才是出路

          普洱茶,經(jīng)過幾番爆炒,已經(jīng)有很多問題。

          20年前,港臺商人鼓吹藏茶,而不是喝。錯誤的宣傳引導,讓今天的普洱茶,飽嘗庫存之痛。一場炒作,讓無數(shù)想收藏普洱茶賺錢的人,傾家蕩產(chǎn),換來一堆無法出手的葉子。

          10年前,又有人鼓吹名山古樹,只有古樹茶才高級。結(jié)果,富了少部分茶農(nóng)和茶企。一株天價冰島,掩蓋了云南600萬茶農(nóng)的辛酸。炒作古樹茶的炒家也跑了,留著本本分分做茶的中小茶企,一個被炒到天價的山頭茶。

          5年前,又有人鼓吹普洱茶可以投資。如今,金融茶就像一個雷,埋在普洱茶產(chǎn)業(yè)里。不要對金融茶報以希望,因為,私人資本家永遠不會關(guān)心普通老百姓(茶農(nóng)和小茶商)的生活。他們所做的一切,都是為了最后收割。

          茶葉,是云南八大支柱產(chǎn)業(yè)之一。云南茶農(nóng)就有600多萬。如此龐大的人口靠茶為生。茶葉,必須良性發(fā)展。

          目前,喝普洱茶的人大約有5000萬,他們是普洱茶發(fā)展的基礎(chǔ)。讓茶葉回歸喝的本質(zhì),讓更多的人發(fā)現(xiàn)普洱茶的美,市場才能長久。

          資本運作,短時間內(nèi)賺快錢,但資本炒作之后,君子蘭、藏獒、郁金香,哪一個不是一地雞毛。

          炒完之后,資本家卷款就跑。最后傷害的,還不是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。

          來源:普洱話江湖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(quán)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